心理咨詢師想告訴你的26:何必做孔融
發(fā)布者:博沃思未來
從前有個叫孔融的4歲小孩子,在跟兄弟們分梨的時候,主動拿了最小的那一個。他說哥哥比他大,所以應當讓哥哥吃大的,弟弟比他小,他理應讓著弟弟。
呃,多么懂事的小盆友啊,被傳誦千古。
前段時間我在單向街講抑郁癥,講到如何是好的陪伴,好的共情。講到陪老爺爺哭的小男孩的故事。大意是當朋友抑郁的時候,我們應該既陪TA哭,亦不急于將TA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。
講座結束之后,有人提問說,自己就是這樣陪伴自己的朋友,可是時間一久,自己也難堪重負,心生逃離念頭,又覺得自己怎能這樣面目可憎,在朋友需要的時候,不做個“合格”的朋友?
我怎么能在朋友需要我的時候,不陪著TA哭,反想逃離呢?看看人家孔融!
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還是讓我先來講講心理咨詢吧。
心理咨詢師的入門課,便是要讓咨詢師看清楚這樣一個事實:你自己的力量幫不到任何一個人。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改變TA生活的態(tài)度,之所以“好”起來,仰仗的是TA自己內在的力量。
咨詢師倘若相信自己的武功蓋世,便是自戀地剝奪了來訪者本來的生長。這一方面使得咨詢師變得像小學政治老師一樣高大偉岸又面目可憎,一方面使來訪者不斷體驗挫敗——咨詢師比我更強大,我總是依靠別人的力量才能感到好一點點。
你瞧,孔融讓梨,背后有多么自戀的攻擊:我比你們都偉岸。
STEPHEN KING談寫作的時候說,故事就像是埋在地下的一個化石,作家的任務是不斷地往下掘挖,直到將整個化石完整地挖出來。他說,不要試圖去構造一個故事,它們在你到達之前,已經(jīng)在哪兒了。
我想心理咨詢是一樣的。心理咨詢師沒有能力去賦予任何來訪者以能力、信心、勇氣或是任何一樣東西。這些能力、信心、勇氣、力量在你遇見來訪者之前,已經(jīng)在來訪者的身體里面居住很久了。而咨詢師的任務,不過是像作家、像考古學家一樣,將它們從重重灰塵迷霧之中,還原出來。
扯遠了。
我想說的是,心理咨詢的本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和另一個普通人的關系。一個人但凡存在,TA必然有自己的力量,有自己的軟弱。來訪者是這樣,咨詢師亦是。咨詢師在相信來訪者有力量的同時,亦要經(jīng)受來自來訪者的壓力、阻抗、攻擊、和種種測試,難免受“傷害”,想逃離。
于是督導老師常常說:在咨訪關系(治療師和來訪者的關系)中,治療師的首要任務是先讓自己在這段關系里面生存下來。然后來訪者才能夠有信心,和你一起走下去。
你看,連靠此吃飯的治療師,都要先在咨訪關系中保全自己,才能繼續(xù)工作呵。
所以回到我們今天討論的問題上:你是如此努力地做完美的朋友/家人,但當你不堪重負的時候,該怎么辦呢?
我今天整理郵件,然后發(fā)現(xiàn)一個驚人的事實:類似這樣的詢問我?guī)缀蹩梢宰鲆粋€模板出來,下面這些話,我用不同的方式,或長或短,寫了無數(shù)遍:
你好,謝謝來信。
你在TA身邊,這樣用心陪TA,已經(jīng)做得足夠好了。 但是你做為一個朋友,并不能夠承擔更多的事情。比如說TA的情緒、TA的安全。如果你要為TA來負責,我聽起來這超越了朋友/家人(人和人之間)的界限。
作為朋友,適當陪伴(而非超越你個人能力的陪伴)即可,TA亦需要你現(xiàn)實的反饋(如:你覺得壓力很大,給予建議,甚至表達你自己的不滿等等)。 專業(yè)的咨詢/治療交給TA的咨詢師去做。如果一定要打破界限(長期的、24小時關注),你可以求助TA的家人(或更多其他家人)或相關的社會機構。你做的已經(jīng)很多、很好了。
要照顧好別人,先照顧好自己。這樣照顧才是可持續(xù)的。
不必做孔融。祝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