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支一扶考試:城市改名熱
發(fā)布者:山西政通教育
【材料鏈接】
近些年,城市改名漸熱,有追風之勢。觀其現象,多以歷史文化、當地特產及自然風光為旗號。比如有人提議株洲應改為神農市,依據是株洲有炎帝神農氏之陵;而軒轅(黃帝)故里新鄭,也有想法改為軒轅市,炎黃缺一不可,歷史上正是黃帝軒轅取代了炎帝神農。如此,天水可名正言順地改叫伏羲市既然有神農、軒轅冠以市名,就不能忽略其前輩伏羲,何況還有說法稱伏羲乃三皇之首;而最近傳出女媧遺骨逸聞的吉縣,也可按此路數改為女媧縣、媧皇縣,女媧在伏羲之后、神農之前,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不能掉鏈子。最近,新疆麥蓋提縣擬改名為刀郎縣。當地官員稱,希望此舉能提高知名度,改變閉塞狀況,以發(fā)展旅游業(yè)。說實話,初聞刀郎之名,乃受益于那位同名歌手。
【解讀】
一大批地方進行改名,中公教育專家分析為以下幾點。
1.城市改名并不僅限于材料中的地方。2010年,湖北襄樊經過多年努力,把名字改成了襄陽。事實上,在此前的一二十年,中國城市改名的沖動從未停止。有些市縣更名,的確提升了城市競爭力和知名度。如湖南大庸,地處武陵山區(qū),曾被笑稱抽一根煙就可走遍的縣城,閉塞落后,鮮為人知。1994年4月更名張家界市后,建機場、通火車,知名度飆升,2009年旅游收入突破100億元,躍入全國一線旅游城市行列。為突出文化旅游主題,風景名勝所在城市,紛紛更名,華麗變身,如四川灌縣改名都江堰市、福建崇安縣改名武夷山市、四川南坪縣改名九寨溝縣、云南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、云南中甸縣改名香格里拉縣等。
2.風景名勝地更名的成敗關鍵,并不是其文化內涵的追溯,而是處理好風景名勝地和旅游依托城市的關系。以尼亞加拉瀑布為例,其依托城市是紐約州的布法羅市,該市是鐵路、公路和航空的樞紐,是游客前往瀑布區(qū)的交通中轉站,但布法羅并沒有更名以貼合尼亞加拉瀑布,而是瀑布腳下的小鎮(zhèn)更名為尼亞加拉瀑布城。由此可見,更名地區(qū)宜專不宜雜,宜小不宜大;此外,依托城市應維持自身名稱的固定性和延續(xù)性,不必更名,以避免交通混亂,辨認不清。城市更名應從城市發(fā)展大局出發(fā),從城市的發(fā)展定位出發(fā),應注意差異化定位,不要盲目追逐更名潮流。應理性對待,把城市更名和城市定位融為一體,綜合考慮。
3.城市改名帶來的利益具有巨大的吸引力。
從政治和經濟上來說,有些地方政府政績思想嚴重,只要是認為有助于提高經濟效益的事情都會爭著去做,不會過多地考慮影響和后果。思想短視而功利,在錯誤政績觀的影響下,必定會做出一些盲目短淺、急功近利的事情。
從文化上來說,地名具有社會公共歷史文化產品屬性,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,一旦更改,歷史事件、典故、文化就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淹沒。改名應吻合該地區(qū)的地理特點和歷史傳統(tǒng)。更改地名不能割斷城市歷史文脈,不能讓多數人失去記憶。